国产综合精品久久,在线国产高清,欧美日韩国内,伊人焦久影院,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免费不收费的视频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學員天地 > 詳細內容

19 入職申請報告-(SJ)-20090901

    來源:白林建筑  |  作者:  點擊量:   2017-09-19

內容導讀:09-9-1 SJ入職報告 首先,對先生表示深深的歉意,遲遲未回郵件的原因,并不是沒有時間,而是因為在你低頭一直努力向前走的時候,突然停下來思考自己究竟要走向哪里,到底要怎么樣走下去的時候,發現觸碰到了自己內心深處一直逃避的東西,幾天來思想在做激烈的交鋒(交...

09-9-1
SJ入職報告
首先,對先生表示深深的歉意,遲遲未回郵件的原因,并不是沒有時間,而是因為在你低頭一直努力向前走的時候,突然停下來思考自己究竟要走向哪里,到底要怎么樣走下去的時候,發現觸碰到了自己內心深處一直逃避的東西,幾天來思想在做激烈的交鋒(交鋒的焦點是什么?),遲遲不敢做出決定(困惑的焦點是什么?),但既然有機會停下來好好想一下關于自己,社會,建筑,發展的計劃,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全當一個彷徨的孩子對于導師或者父母的一種傾訴吧,希望先生理解,批評指正。
 
——關于自己
“自己給自己定義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認為是天下最難回答的問題,(也許也是最容易回答的問題),我想了一下周圍的人對我的評價:
1.   “開朗的人;
2.   自我意識很強的人;
3.   適應能力強;
4.   隨性的人;(與2矛盾)
5.   有點迷糊;(與2矛盾)
6.   內心有點脆弱;(與3矛盾)
7.   很纖細,做出的東西很輕盈;
8.   有虛榮心;
9.   內心想很多,外表很隨意;
10. 不太有自信;(闡述理由)
11. 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
12. 有點挑剔;
13. 比較麻木;(與2矛盾)……
回答:這個只是客觀陳述別人對我的一些看法,所以我認為不存在矛盾,你在每個人眼中應該都是不太一樣的吧!
還有很多很多,說的都對,但肯定不能反應真實的自己(那么,什么是真實的自己呢?),不同的時間,地點,所處的環境的差異,當時的精神狀態,不同的機遇,都可以對一個人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別人眼中的你都是不同,和你認識的自己也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我認為對自已的認識相對于別人來說沒有那么重要,每個人衡量別人的時候都有一套自己的價值體系和理論(想知道你的體系和理論,能不能闡述一下呢),都是主觀的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喜歡幽默大氣,不斤斤計較,不裝腔作勢有清晰的價值觀的人交往,從中可以反映一些我的衡量別人的標準吧!  
 
    基于以上,談一下自己的經歷和對自我的一些剖析:
第一個階段:進入門檻的欣喜
1999年,在基本發揮了自己高中水平的情況下,考入了長沙理工大學,就讀建筑學系,有一個小插曲就是一直到學校辦理入學手續之后我才知道建筑學本科是五年制的(感覺是誤闖進了建筑學?),
是的,但幸運的是正是自己的興趣所在
家里也沒有人接受過專門的建筑學培訓,可以說,我的建筑生涯就這樣從一無所知開始了,自己仿佛是步入了一個嶄新世界的孩子,對所有的一切都充滿了興趣,像畫水彩之前的裱紙都充滿樂趣(這個印象比較深刻),從入學到之后的兩年,算是比較興奮的入門時期。
第二個階段:專業理論的學習時期
不同于畫畫,陸續的開始學習構成原理,建筑史,構造,結構等等專業課程,并學習使用計算機繪圖,這段時間大體是枯燥和忙碌的,當時自己更偏好建筑史的課,對于一些構造節點也很著迷,也體會了交作業前夜通宵達旦的趕圖,當時對于自己交出的每次作業,總是覺得欠缺一些靈感和激動人心的地方(現在自己的設計中有了激動人心的地方嗎?),
有時候有讓自己激動一下的地方,比如自己之前的想法,表現或模型之后的效果比自己想象的好。
覺得其他同學的作業總有自己想不到的好的處理方式,漸漸的對自己的天賦和能力產生了一些質疑,覺得自己太循規蹈矩,沒有一些很另類和大膽的想法。(當時心情的寫照)
第三個階段:實習與考研
大五一開始就是到設計公司實習,當時為了檢驗自己,只身跑到深圳,敲開好多家公司的門,向他們推薦自己,最終綜合考慮選擇了深圳電子院,實習4個月的時間,做了一些計算面積,填色,方案深化的工作,并和帶我的所長完成了一個工業園區配套宿舍和食堂的方案設計,能夠實踐心情是激動的,但結果和我的期望還是有差距的,當時的期望恨不得能有一個機會讓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做一個華麗的設計,得到大家的認可(現在看來比較幼稚),但同時還有矛盾的心情就是又懼怕這樣的機會,怕自己的能力不行反而搞得更糟,因此也錯過了一些機會,自己的內心痛苦的掙扎,并尋找解決的辦法,后來分析認為自己的自信心不足,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作為基礎,因此,雖然在實習指導師傅的再三勸說留下來的情況下,2003年10月4號,我還是返回學校決定考研,也許想證明一些什么。(這個日子記得很清楚,當時經過了太多內心的掙扎)(換單位是不是又面臨做決定的掙扎?掙扎的焦點是什么?自問心底)
關于換工作,確實沒有想太多
 
到04年元月,經歷了不算太長時間的枯燥的復習,考研結束,整個復習過程建筑歷史方面感覺比較輕松,大概因為平時上課興趣也比較大的緣故,構造由于當時沒有一些實際經驗,只是死記了很多,大概拿出了一半的時間復習英語和政治,年后回來被通知去湖南大學復試,6小時的快題,是一個3000平米的活動中心的設計。當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沒有時間想那么多,只是在馬不停蹄的向前走,筆試——面試——等通知——接到通知——開始讀研。但自己又一次陷入矛盾之中。(真是要命),當你一直全力以赴的目標實現時,你還在想到底為了這個目標值不值得時(目標究竟是什么?為此需要建立什么樣的價值判斷體系,才能解決值不值的疑問。能闡述一下嗎?)
沒有很了解這個問題的意思,但當時的目標就是通過考上研究生進行深入的專業的學習,所有首要的就是要考上研究生,當時我只能想到的路只有這樣。
 
是一件悲哀的事,就是這個心態一直縈繞在我整個讀研期間。
第四個階段:讀研的彷徨和闖蕩
讀研期間,課程少,同學們之間更熱衷于出去兼職或者到導師的工作室上班,戲謔的稱呼自己的導師“老板”就是一個真實的寫照。我是一個比較容易受外界影響的人,而且認為呆在學校三年簡直就把時間荒廢了,確定了自己以后不會去做老師和從政后,覺得還是出來實踐最重要,這個結果似乎違背了考研的初衷,因為當我還沒有把手里的“刀”磨的更亮的時候,我又出發了,我發現也許走出學校才能把自己的武器升級,而不是在學校里。06年初,讀研剛過了一年多,我從遼寧過完年沒有回學校,直接來到北京實習。(現在,想想為什么讀研?讀研究竟學到了什么?具體能一條一條說說嗎?)
目前我依然認為讀研是我比較失敗的經歷,當然大部分的原因應該是自己當時的心態不好,也沒有好好的上課,太過浮躁。
第五個階段:工作
拋去了讀研時消極的心態,自己倒是很快融入了工作中,從一開始查找資料到參與設計,到最后自己主創的設計被認可,三年來,體會到了自己一點一點的進步,體會到了價值有所體現的快樂,設計本身就是見仁見智的東西,好壞眾說紛紜(真的沒有標準嗎?希望說說你的想法。),
我認為沒有統一的標準,時間,空間,地點,人不同,得出的結果也不同,建筑本身就是需要接受大眾評審的,不應該有對錯的設計,只有適合不適合的設計。
只要被人認可和接受一點,就是應該值得快樂的事情。
回想起來幾年走過的路,有過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有痛苦有掙扎有彷徨有不安有興奮有激動有憤怒但至少說明自己是發至內心的熱愛這一行的(熱愛的究竟是什么呢?能不能具體地表述一下呢?),自己越來越希望能夠靜下心來(你如何才能靜下來呢?——假如你真正能夠不以掙錢為第一目的的話…。),踏踏實實的學習,做建筑,做設計,不為成為明星建筑師,能夠為社會做一些負責任的設計,尋求自我價值的釋放就足夠了(那么,把“得到”變成社會的自然而然的回饋。)
 
——對于社會
我完全把自己歸入涉世未深的隊伍,真實的社會有很多角落是觸碰不到的,我所得到和積累的一些經驗,也僅僅是在工作和與人交往過程的一些收獲。
首先,我是一個接受度很廣的人,都說大學是社會的縮影,我差不多天生是一個容易和別人打交道的人,同學中,形形色色性格的人都可以和我成為朋友(什么樣的朋友?什么程度的朋友?),當然談工作只是指工作中能夠合作的朋友,或者可以這樣說,把合作的同事看作朋友更有利于工作的開展;每個人都有不同深度的朋友,而且應該普遍屬于金字塔型。
 
我覺得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不要試圖改變別人,而是讓自己去接受,但這并不意味著自己的改變,同時也要接受不同的人對你的各種看法,因為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認可你這個態度)。所以一直群眾基礎很好,這也為之后我在工作中快速融入同事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學生時代一直為能夠做出前衛,炫目的建筑(應該是“圖紙”,不是建筑,對嗎?)對,“建筑”還談不上
而自豪,但其實真正進入社會,需要你做的東西其實是最基本的東西,也許在很多條件制約后,你的發揮余地有限(我不這么認為——這是我的建筑觀),充分體會了做設計就是“戴著鐐銬跳舞”,社會有時候還是很殘酷的,它大多數時候只需要你是一個建筑師,而不是一個設計師。
     投標是很鍛煉人的工作,這幾年,我也參加了很多個項目的投標競賽,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獲,使得自己可以跳出單純設計的小圈子,站在更大的背景下看問題,會分析對手的優勢所在,會分析甲方的喜好,通過會議討論察言觀色等等,這些都是對設計至關重要的輔助作用,我覺得也是一個建筑師應該具備的能力。我覺得現代社會EQ高的人才有可能能成為將才,才華橫溢的設計師EQ不高的話最多只能是一名“軍師”。
 
——對于建筑
    記得面試的時候您問我“什么是建筑”,“什么是設計?”我當時大概的回答是建筑就是房子,設計就是蓋房子,這大概是您聽過的最土,最通俗的解釋吧,不過我認為基本是正確的,建筑就是人為了生理和精神上的需求而賦予了各種功能的房子,而設計就是建筑師使建筑所呈現的不同的外在形式,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的。對于建筑設計的過程,從尋找(應該是“發現”)問題開始,然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基于現實,在自己的邏輯內尋找正確的解,這個過程很重要,每個人都可以找出這道題不同的“解”,這就形成了所謂的風格,每一種風格就都有了支撐自己的理論。
    我認為對于建筑本身而言,我們更應該關注使用者的感受,前期的調研和后期建成使用的信息回饋也很重要,建筑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外形大概只占到整個建筑設計過程的五分之一吧,現在很多像我這樣年輕的建筑師過多的追求建筑新奇特的形式,我認為是一個誤區,(雖然自己難免也會這樣)建筑前期對于項目定位的調研,平面功能,項目(應該是“設計意圖”)的表達等也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每一個環節都不能獨立出整個過程而存在。
 
——關于職業規劃
當初工作的時候就想到底去事務所還是大型設計院工作而矛盾抉擇了很久,其實到目前自己也沒有答案,這也許就像我們每個人看建筑得出的不同結論一樣,“一千個觀眾就是一千個哈姆雷特”,永遠沒有正確的答案,只有適合你的答案。三年的工作時間實在不算太長,但是在事務所工作的經歷讓我成長的更快,接觸到更多,當然這也有利有弊,你可能一直做你擅長的那一部分,卻很少會照顧到整個設計過程,比如到目前為止,我的思維一直很“宏觀”,因為一直以來我都在做前期的方案設計,把一個設計深化下去就比較難(我覺得,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真正找到建筑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礎的思維方式所致。),希望通過學習和前輩的指點能夠找到努力的方向(你自己認為的方向是什么?)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通過實踐我希望自己能提高深入設計的能力(現在究竟到什么程度?),增加解決問題的手段(比如你具體缺少什么手段?);對于自己的迷茫和彷徨,我希望能夠在前輩的直接指導下,引導自己,指點迷津,多讀書(三年你讀了什么書嗎?舉例),多思考(思考最多的問題是什么——困惑是什么?能不能列出幾項呢?),多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識,隨著經驗的增加,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綜合實力,不只為做一名優秀的建筑師,更為做一個優秀的對社會有益的人(優秀的建筑師和優秀的對社會有益的人兩者的關系是什么?有本質區別嗎?)。
 
——關于對事務所的印象
    面試前認真的翻看了公司的網站和一些先生的訪談新聞,對于事務所最大的印象就是一位學者型的建筑師領導的一個有思想的事務所,對于這一點我是非常的崇拜和尊重的。我認為每一個有責任的建筑師都會有這樣的理想,但由于有很多現實壓力和社會大環境,迫使大部分人放棄了,當然,我不希望自己也是這樣。
    那天到工作室,一進去就看到里面掛滿著寫滿字的草圖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小小的工作室到處洋溢著建筑師的激情與夢想。同時先生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態度,毫不掩飾和做作的談吐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著能在先生手把手的帶領下工作,應該是人生中難得的機會吧……
 
以上是在先生的最后通牒下的熬夜之作,很多問題并沒有完全展開來談,主要把自己的一些迷茫之處和一些剛剛進入社會不久的淺薄的認識記錄下來,全當是對自己幾年來的一個回顧,希望得到先生的批評指點,無論結局如何,交流的過程也是受益匪淺。
                                           2009-9-1  SJ
 
以上文中您提出的問題沒有一一作答,因為有些由于水平有限,現在確實不知道怎么樣回答(很理解!但當下怎么想就怎么回答——不就符合你的簡單原則了嗎)。以下是對您提出問題的思考:
 
1.  你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簡單,謙虛,幽默,互相尊重——我們的入所考察符合這些原則嗎?有點不太簡單,是嗎?
 
2.  你的優點是什么?有哪些缺點?
我認為優點有:生活中樂觀向上,工作中會全力以赴,崇尚獨立和自由
缺點有:有時候缺乏自信,馬虎虛榮心……(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并不容易)
3.  你覺得你的父母給你遺傳了什么基因?
應該有爸爸的細膩的心思和媽媽樂觀大氣的性格(比如,體現在什么地方?)
 
4.  你找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為什么?
換工作的最基本的想法就是希望改變環境,也就是能有機會接觸一些不同于現在公司的東西,比如工作方法,思考模式,項目的類型等(我了解貴所有城市設計的項目,這個自己接觸就比較少),也是檢驗一下自己;選擇工作的基本原則是首先要了解公司對于自己的定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能夠勝任工作(怎么知道你的優勢是什么?能否勝任呢?);其次因為我工作以來一直做前期的概念到方案比較多,技術方面比較薄弱,希望有機會了解設計的整個過程,提高自己。在這里也回答一下關于我提出的18萬年薪的想法,其實沒有想太多,一個成熟的項目負責人超出我的能力范圍,應該定位為一個有能力獨立完成概念到方案設計的建筑師(能完成和完成度很好結果相差很大,可承諾的10-14萬),也希望知道事務所對于我的職責和薪水的定位。
 
5.  發給了你一些我們員工寫的東西,你有何感想?
我自己是一個不太善于文字表達的人,平時也沒有記日記之類的習慣,梳理自己很重要,但我認為可以有很多種表達方式。不排除有人有應付之嫌(只是我的想法,有時我也這么認為,但是我還是認為真實的表達能反映一定的思想。應付的人本質上是在糊弄自己。),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徐俊和邵海紅的兩篇,楊文博的情況比較普遍。
 
6.  你對我們的這種做法有什么樣的認識?希望能具體闡述一下。
通過文字的了解只是第一步的了解,是必要的,但不會那么重要。我認為我目前的心態還沒有到能夠靜下心來仔細的剖析自己的程度(你為什么將這么重要的事情擱置了呢?——你在忙什么?為什么?),只是寫了一些自己的膚淺的看法,應該會隨著不斷的學習,見識的增加,素質的提高,知識的豐富等會不斷的有不同的想法和發現。(你說的是滾雪球。那么,核心部分是什么?為什么能越滾越滾大呢?如果沒有心怎么能滾起來呢?我覺得你應該有,只是缺乏靜心發現。如果真的沒有,那么你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我覺的你下面的困惑之源可能就來自這里。)
 
7.  思考最多的問題是什么——困惑是什么?
想最多的問題應該是不知道自己在建筑設計這條路上到底能走多遠,走多好(一、不真正了解建筑。二、不真正了解自己。還有一種可能,即不能夠真正忠實自己。),目前只是自己的一個謀生手段(缺乏真正的自信!),還沒有找到能夠激勵自己的更多的理由,這是一直以來最大的困惑。(為什么會是這樣呢?我覺得需要解決看世界的認識問題,解決什么是世界?什么是自己?什么是有價值的一類的問題。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的區別,并不在于他是在坐辦公室里畫圖還是在工地上搬磚,而是謀道還是謀食。  只是為了謀生你絕不會有發自內心的快樂和幸福感。沒有真正精神上快樂的支撐你怎么能走遠呢?怎么能走好呢?)
 
8.  你對教授別人有興趣嗎?比如教給別人技能、設計方法、設計技巧等。
我是樂于與人分享的人,希望能夠互相交流學習。
 
9.  你能到外地出差嗎?
當然能。
10.你愛人支持你的工作嗎?對你的要求是什么?(我們這里有過,本人比較好,愛人很不支持她的工作的經歷。請不要見怪。)
相對獨立和自由,互相支持是我和愛人之間達成的共識。他現在中國科學院就讀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們的生活沒有大的變化,但不排除以后不會有,比如出國等。
 
也許我的迷茫來自于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覺我人生的小船已經駛離了此岸,越走越遠,但是又看不到彼岸,漂在茫茫的大海中(缺乏人生方向,所以漂泊。),對于每一個處于我這個階段的人來說應該是很普遍的現象的(是這樣的嗎?這是一個很關鍵的階段,真的應該認真對待,把握好方向,找到動力之源。否則,這可能是人生職業生涯健康與否的分水嶺。), 所以也許不要想太多,努力的向前走就好了。(絕不是這樣,方向一定要正確!)
 
也希望能夠了解白老師是否也有這樣的心里經歷,當時是怎么想的,現在又是怎樣想的呢,當年選擇的路現在回過頭看來如何?
 
感謝您白忙之中與我交流,希望得到您的指導與幫助。  
                                                     2009-9-8SJ
你可以看出,我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
 
                                                                                  

上一篇:18 入職申請報告-(PLY)-20090824
下一篇:20 入職申請報告-(FZJ)-20091016

熱點

    16 入職申請報告-(LJD)-20090820

    李繼東2009年8月20日認 知這篇論文是我對自己,對社會,對建筑學,和未來的認知。我成長在一個農村家庭,父母給了我一個樸實堅韌的性格,

    01  入職申請報告-(XYF)-20070125

    01 入職申請報告-(XYF)-20070125

    20070125謝云峰自 我 認 識一、對本職工作的認識 建筑表現是計算機圖形圖像應用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建筑表現的結果使奮斗在建筑領域的設

    02  入職申請報告-(THH)-20070129

    02 入職申請報告-(THH)-20070129

    建筑雜感建筑是什么?建筑之初就是一個場所,這個場所需要一個形式,能體現其氛圍或能滿足其功能需要的形式。路易斯·康曾經說過:建筑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