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當研究的對象擴展到公共建筑的設計時,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設計者應該站在誰的立場進行設計,以什么為目標進行設計的問題。拿醫院的設計為便,在設計中,是以經營者的立場,還是以患者的立場、還是醫生的立場、或者是以建筑師自己的立場來設計呢?我們都知道根據...
當研究的對象擴展到公共建筑的設計時,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設計者應該站在誰的立場進行設計,以什么為目標進行設計的問題。拿醫院的設計為便,在設計中,是以經營者的立場,還是以患者的立場、還是醫生的立場、或者是以建筑師自己的立場來設計呢?我們都知道根據立場的不同其設計出的建筑是很不一樣的。因此,這是一個必須應該搞清楚的問題。
一般的來講,建筑的生產如果沒有出資者拿出資金是不可能進行生產的。資金是建設生產的前提,因此保護出資者的利益就顯得理所當然。但是,作為建筑師到底應該為誰設計,這是一個應該討論清楚的大問題。目前,中國的建筑設計領域就存在這個問題。是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還是站在開發商的立場,還是站在個別領導為了自己政績的立場,或者是站在建筑師為自己設計作品的立場,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甚至關系到中國走什么樣的道路的重大問題。(知識分子的傻認真)
目前的問題,是建筑物的所屬單位的領導是否真正代表了使用者的利益和愿望的問題。如果按照真正的市場經濟機制,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應該是一致的。但是,在市場經濟不成熟的初級階段,所謂的原始積累。由于有些開發商認識上的問題,往往出現建筑生產的組織者和消費者的利益不一致的情況。就需要建筑師思考究竟應該為誰設計的問題。
在過去的完全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前提下,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建筑是為國家為大眾的。如果中國仍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話,我想,設計者就應該站在廣大使用者的立場進行計劃設計。因此,就應該了解他們對建筑的要求。對廣大的使用者進行調研,調查他們實際使用的情況。使用者的生活與建筑空間的對應關系的調查和分析,從調查分析出的客觀現狀出發提出設計的展開方法。在目前中國高速增長期需要大規模建設的時候,就更需要從理論上,方法上進行認真的研究,充分發揮理論研究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國外的發展狀況表明,高速經濟增長期需要的是高效率,功利主義。而進入安定期后,才開始提出講求尊重人權、人的生活。出現了以大眾為主,提倡公眾、市民參與的理念。一般的來說,有人投資才能進行建設,因此建筑師就應該站在投資者的立場上進行設計,在六十年代之前的日本建筑師協會的綱領性文件中就是這樣寫著的。
西山卯三主張:建筑師要站在居住者的角度進行計劃設計,應該為人民設計,不為資本家設計。而到了吉武泰水的時代,階級性的概念開始模糊,他主張應該站在建筑的使用者的立場進行設計。
吉武泰水的主張是:設計者應該以使用者的立場進行計劃設計。因此,對使用者進行調查,調查實際使用情況。使用者的生活與建筑空間的對應關系的調查和分析,從調查分析和結果出發提出計劃的展開方法。他們的計劃研究在日本六十年代的高速增長期的大規模建設中從理論上,方法上都展示了巨大的作用。
上一篇:白林:建筑設計和教書育人是今生最大的追求
下一篇:如何用科學方法研究建筑學?
我一直以為建筑大師是自己“學”出來的,而不是某人某師“教”出來的。固然,師從于何人很重要,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從師于名師重要的是學習成才的方法和了解他們成長的道路。我以
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進程的加快,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日趨嚴峻,建筑市場、建筑產業、規劃設計領域都在發生著結構性的變化,關注世界建筑學發展趨勢,調整我們的應對策略
將人與人的關系,和人與物的關系按自然界的關系,人與自然,自然與自然地關系來處理。——自然主義建筑理論核心。
多年的實踐,我想出了個“一分錢,兩分貨”的理論。即甲方給我們一分錢,我們給甲方做兩分錢的設計。這樣,一來甲方得到超值服務,會很高興;二來我們提高了自己能做兩分錢事情的能
由于歷史等原因,我國在基礎性建筑理論研究方面的積累較少。改革開放,使建筑業有了史無前例的驚人增長,建筑創作在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下,也出現了從未有過的繁榮景象。但是,應該看